点击数:1117 2019-06-21 11:33:07 来源: 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|李炳茂,二级教授,主任中医师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,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思想研究分会常务委员,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老年医疗保健分会常委.河北省首届名中医,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,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,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,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疑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,衡水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,衡水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.
李炳茂教授谈夏季养生
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李炳茂传承工作室整理
我们通常说的夏季,是从立夏开始,到立秋结束。从公历5月上旬到8月上旬。包括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六个节气。 中医根据季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不同,又把夏至左右最炎热的时间称为“盛夏”。把伏期雨季湿度高的时间称为“长夏”。还有夏至前容易患温热病;夏至后容易患暑热病的区分。也是根据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对人体的影响。
炎热的夏季,是人体消耗最大的季节。在高温环境生活和工作,人体的生理和营养代谢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。这就需要更讲究增加营养。否则身体消瘦、营养不良,丢失水分过多,甚至低热等,称为“苦夏”、“疰夏”。
营养原则:1、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: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,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增加,尿中肌苷、氮等排出增多,从而引起代谢失衡。因此,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在平常的基础上增加10%~15%,每天的供给量须达100克左右 (如鸡蛋1个,肉食2两左右以及豆腐、牛奶等)。
2、要补充维生素:这是因为热环境下维生素代谢增加,此外,汗液排出水溶性维生素增多,尤其是维生素C,此外汗液中还有维生素B1及B2。适当多进食西红柿、海产品、萝卜等比较好。
3、要补充水和无机盐:当机体大量出汗或体温过高时,不但体内水分不足,而且还会流失大量的钠、钾;而缺钠可引起严重缺水,所以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。 夏季用餐适当增加盐分。
喝水的学问:最好喝温开水、凉开水、矿泉水。不含糖,没有添加剂,对身体更健康。
喝饮料不能替代饮水。因为饮料大多含有一定的糖分,饮料中的糖分越高,渗透压也越高,越不易为细胞所吸收,反而会带走细胞内水分,容易引起体内失水。口渴加重。
大渴不宜暴饮:人若在大渴时,一次饮水过多,从而使胃难以适应,造成不良后果。
睡前不宜多饮水,因为当人处于睡眠状态时,人体只是维持基础代谢,各种代谢都进行的非常缓慢,不需要过多的水分,而且睡前饮水过多,不利于夜间休息。
用餐时不宜多喝水,因为进餐时饮水,会冲淡消化液,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,长此以往对身体不利。
晨起喝水有助健康:因为早晨饮水可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,降低血液浓度,促进血液循环,降低血栓的发生率,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。
护肤保湿:从高温环境进屋,不宜用冰冷的水洗脸。夏季是很炎热干燥的,年轻的朋友们在洗脸时总是会选择冷水洗脸,而且感觉越凉越好。用冷水洗脸会让人感到凉爽、舒服,但是这种方式洗脸会刺激皮肤毛孔的收缩,使脸上的污垢更多的滞留积累在毛孔里面,容易出现过敏或者滋生豆豆痤疮等问题。夏季最好选择温水洗脸,避免皮肤受刺激损伤。 皮肤水分是很容易蒸发的,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,在使用保湿类护肤品的同时,要多喝水,避免我们的皮肤因为缺水而干燥老化起皱褶。
遮阳防晒: 我们的肌肤还是很脆弱的,炎炎夏季,烈日当空,过多来自阳光中的紫外线,对我们的皮肤会造成很大的伤害,引起皮肤浅表层的血管扩张、充血,甚至细胞水肿、破裂渗出,甚至导致皮肤癌等疾患。同时,长时间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,大量的色素颗粒及表皮的细胞聚集,以抵抗紫外线的照射,会导致皮肤变黑,和面部、颈部黑斑。就是通俗的“晒黑了”。所以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烈日下暴晒,采用遮阳伞、防晒衣、防晒霜等保护措施。
适度午休:根据年龄、体质、工作强度、睡眠习惯,一般有3种午休:
长时间午休:时间为30分钟到90,对于极度疲劳后恢复体力非常理想,最好躺着睡。心血管病、下肢浮肿、下肢静脉曲张的人有利于恢复静脉回流,有益健康。
短时间午休:为5到30分钟的午休,对于恢复体力是非常有效的,可以坐着休息。
打盹午休:5分钟以内的短暂休息也使人振奋,随地可以进行(比如在地铁或在公共汽车上)且不误工作时间。
科学用空调:遵从几个原则,温度不太低,时间不太长,睡眠后不长时间吹,不从着头吹。
希望朋友们度过健康、快乐、有成就的夏季。